查看原文
其他

学术先锋徐勇:青年医学科研工作者的英雄梦想

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2021-05-31

编者按

为发扬我校学生严谨求实、奋发进取的学术精神,展示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,推进良好学风和教风建设,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、加强学术创新、瞄准前沿领域、服务社会发展,助力推动学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,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同济大学研究生“学术先锋”评选活动。


2020年度,共有十位优秀学子荣膺研究生“学术先锋”称号。


今天,倾听医学院徐勇同学讲述青年医学科研工作者的英雄梦想。

 徐勇 / 医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

研究领域为基于组织工程技术构筑仿生气管,并将其应用于长段气管缺损的修复。近三年间,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SCI收录论文15篇,其中,一作及共同一作12篇。累积影响因子>100, 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6.836。在高仿生气管构建的研究上取得了创造性突破,相关成果在生物功能材料顶尖杂志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,并申请多项专利。


在校期间,获得中国生物材料“青年学者奖”、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优秀论文全国三等奖、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同济大学优秀博士新生奖学金及同济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。


源于初心,始于热爱


徐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同济人,他的本科、硕士以及博士生涯均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度过。


谈及为什么会选择从医,徐勇表示,他从心底认为医疗事业是重要而神圣的。医疗工作能够减轻甚至消除病人的困扰,为他们带来希望,更能挽救他们家庭的幸福,这使徐勇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和使命感。


徐勇的研究方向是仿生气管组织的构筑及临床应用。


气管是生命要道,气管的损害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,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。目前,国际上常用的气管移植替代物均存在着固有的缺陷,管状组织大段缺损的修复重建是临床治疗上的一个难题。


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生,他经常碰到气管缺损的病人。因此,他想在组织工程气管这一领域做出一定贡献。从本科起,他便一直专注于研究构筑仿生气管组织,努力探索着这一技术在修复气管缺损这一临床难题上的应用方法,时至今日,已经是足足六年。


在六年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,在不断地碰壁和突破中,凭借着自己的热爱和初心,徐勇的科研生活渐入佳境。


他和他的团队利用人的脐带华通胶构建成气管组织,实现了长段气管缺损修复模型,模型具有良好的气管缺损修复效果。这一尝试是气管构建领域的创造性突破,相关成果多次被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。


在这个过程中,徐勇发现自己越发地爱上了组织工程气管这个研究领域,也爱上了自己身上穿着的这件白大褂。


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。「我经常眉飞色舞地向朋友们介绍我的医学研究」,他直言道,从医这个决定让他感到无比自豪。



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


在读期间,徐勇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有15篇被SCI收录。如此履历,收获“学术先锋”称号可谓实至名归。


谈及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入门过程,徐勇提到了他的“引路人”周广东教授。


周广东教授在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徐勇的导师姜格宁教授将他引荐到周广东教授的课题组,与周广东教授因此结缘。


在与周教授共事的过程中,徐勇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从事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优秀品质,也常常被教授严谨的科研态度和饱满的科研热情所感染。


徐勇说,热爱科研就要孜孜不倦,精益求精。为了拍出一个理想的实验标本,周教授亲力亲为,曾带着他反反复复针对同一样品重拍了近3个小时,直到拍出最为理想的组织。这是徐勇第一次如此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者的严谨与对科研的热情,也成为他科研道路启蒙的重要契机。



然而,科研道路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徐勇也经历过科研初期的艰难与挫折。


徐勇谈到,科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需要扎实的理论以及实验操作基本功。在科研初期要多看多读,善于学习借鉴,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好的研究思路,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反复磨练技巧。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果,需要厚积薄发,欲速则不达。


回忆撰写第一篇SCI论文时的经过,由于缺乏经验,徐勇曾遇到过许多困难,走过许多弯路。


科研不是闭门造车,一定要与导师、师兄师姐们多沟通交流,这是徐勇科研“初体验”时总结的经验。第一篇SCI论文从构思到发表,他曾无数次与导师、师兄师姐讨论,向他们征求意见,定稿前曾反反复复修改不下20余遍。


收到编辑接收函时那一刻的激动心情,徐勇至今仍清晰记得。那一瞬间,成就感油然而生,过去两年的种种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


生活不止科研


生活从不只有学术,科研之外的生活也要好好规划。


医学院的学生总是忙碌的。平日里不仅要研究自己的课题,还需要在医院实习、临床科研带教,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。


徐勇对自己的生活有清晰的规划。即使再繁忙,他也总能提前合理地规划好实验和临床安排,保持着规律的生活作息。在闲暇之余,他还喜欢独自带着耳机去黄浦江边慢跑,感受音乐和运动带给身体的轻松与活力。


谈及未来,徐勇一本正经地说道,短期内的目标是写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。毕业后,他想做一名兼顾临床和科研的优秀外科医生。


徐勇坦言,一直以来,攻克组织工程气管的研究难点都是他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。他无比期待着自己能够肩负起属于青年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时代责任,为更多的病人带来全新的治疗手段,给目前临床尚不能救治的部分病人送去希望。



 脱下白大褂之后,徐勇也有一颗温柔浪漫的心。


他热爱旅游,喜欢游山玩水,向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。未来学习工作之余,徐勇憧憬着跟爱人一起游历万乡,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。


走出实验室,走入人海,生命远不止科研。徐勇将心怀热爱和坚持,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,继续追逐他的精彩人生。



撰文|李星仪

编辑|杨余智

海报|董宇翔


你可能感兴趣:(点击标题可直达哟)

近期活动转“饺”遇到幸福,冬至的美味阿济给你!【同济头脑王】巅峰对决,如期而至【通知】考研重要通知!同济大学考点考生须知公关与你·不远万里|沪上高校研究生会出访录学术先锋陈御:因为热爱,所以充满力量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